羅茨風機維修注意事項請看以下視頻:
羅茨風機維修視頻教程:
變速器齒輪經常在高轉速、高負荷、轉速和負荷不斷交變的情況下工作。齒輪除了由于正常磨損外,還會由于潤滑油品質、潤滑條件不良、駕駛操作不當、維修時齒輪裝配相互啃合位置不當等原因,均會造成齒輪沖擊,輪齒啃合得不好以及起步抖動等,都會加速齒輪的磨損和損傷。那么變速器齒輪嚙合間隙是多少呢?下面就跟著佰佰安全網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變速器齒輪嚙合間隙是多少
獲得側隙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基齒厚制,即固定齒厚的極限偏差,通過改變中心距基本偏差來獲得不同的最小極限側隙;另一種方法是基中心制,即固定中心距的極限偏差,通過改變齒厚的上偏差來得到不同的最小極限側隙。
在回轉機構的傳動中,小齒輪與回轉軸承安裝在一起,是標準件,齒厚不能改變,為了滿足齒輪承受大載荷的需要,小齒輪的厚度不能減小。
一對齒輪裝配后,齒側間隙是固定值。標準直齒圓柱齒輪,是無側隙嚙合的,齒側間隙為0;齒側間隙等于一個齒輪節圓齒槽寬減另一個齒輪節圓齒厚的差值。實際齒輪嚙合是有側隙的,通過控制齒厚(齒厚減薄)保證側隙;根據使用條件(載荷,等)、使用環境(油溫,等)。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網小編為您提供了關于變速器齒輪嚙合間隙是多少的介紹,真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您要了解更多關于交通安全等相關內容請您多多關注佰佰安全網吧!

旅客列車乘務組的主要工作之一是通告站名,組織旅客安全乘降,()安排旅客座席、鋪位。 適時。 及時妥善。 不失時機。
把“教育管理等同于教育領導藝術”的觀念有兩個特點() 把管理等同于領導。 把管理看作是科學。 把管理等同于技巧。 把管理看作是藝術。
在下列解決合同糾紛的方式中,()是不以雙方自愿為前提的。 A.協商 。 B.調解 。 C.仲裁 。 D.訴訟。
進行細磨鐵精礦粉燒結時,石灰石的適宜粒度是()mm。 0~1。 0~2。 0~3。 3~5。
托運貨物需要包裝的,()應當按照國家包裝標準或者行業包裝標準包裝。 托運人。 收貨人。 承運人。 旅客。
對主、從動錐齒輪嚙合印痕一齒與齒側間隙的調整要求是()

1.齒輪的齒側間隙用公法線長度值(有2個,上下偏差),計算出實際齒厚值(有對應的2個數值)。再用名義齒厚減實際齒厚得出差值。互相嚙合的一對齒輪都要進行計算,2個差值相加,就是齒側間隙(2個值,最小間隙和最大間隙)。
2.齒側間隙是通過規定齒厚的負偏差(使齒厚減薄)及中心距的公差等來實現的。類似齒輪負變位,齒輪圖紙中,是用公法線長度尺寸及公差,或跨棒距及公差控制的。但在進行齒輪機構的設計時,仍應按無齒側間隙的情況來進行設計。實際存在的側隙大小,是衡量齒輪傳動質量的指標之一。
3.齒側間隙:齒輪嚙合傳動時,為了在嚙合齒廓之間形成潤滑油膜,避免因輪齒摩檫發熱膨脹而卡死,齒廓之間必須留有間隙,此間隙稱為齒側間隙,簡稱側隙。齒側間隙的存在會產生齒間沖擊,影響齒輪傳動的平穩性。因此,這個間隙只能很小,通常由齒差來保證。
1.根據變比,壓力角及模數計算中心距,再由齒間隙根據工藝水平最終進行修正。
2.沒接觸過相應系統,但我覺得可以根據鏈條環數算算。
嚙合間隙的調整方法是擰動調整螺母,以改變從動錐齒輪的位置。輪齒嚙合間隙應在0.15~0.40mm范圍內。若間隙大于規定值,應使從動錐齒輪靠近主動錐齒輪,反之則離開。為保持已調好的差速器圓錐滾子軸承預緊度不變,一端調整螺母擰入的圈數應等于另一端調整螺母擰出的圈數。嚙合是指兩機械零件間的一種傳動關系,稱為嚙合傳動。齒輪傳動是最典型的嚙合傳動,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傳動形式。根據傳動原理的不同,有直齒齒輪嚙合傳動和斜齒齒輪嚙合傳動。因齒輪與軸的安裝形式大都是采用一端為軸肩或臺階定位,另一端的定位主要采用隔套,所以齒輪的位置只有通過加減隔套的長度來調整。齒輪嚙合傳動具有適應范圍大、傳遞效率較高、工作壽命長、傳動平穩、可靠性高、能保證瞬時傳動比恒定、能實現各種位置要求的兩軸傳動等特點,在近代機械傳動中應用十分廣泛。它由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和機架組成。通過齒輪的嚙合作用,將主動輪(軸)的運動和動力傳遞給從動(軸),并獲得需要的轉速和扭矩。
一對齒輪裝配后,齒側間隙是固定值。標準直齒圓柱齒輪,是無側隙嚙合的,齒側間隙為0;齒側間隙等于一個齒輪節圓齒槽寬減另一個齒輪節圓齒厚的差值。實際齒輪嚙合是有側隙的,通過控制齒厚(齒厚減薄)保證側隙;根據使用條件(載荷,等)、使用環境(油溫,等)。 齒輪嚙合傳動時,為了在嚙合齒廓之間形成潤滑油膜,避免因輪齒摩檫發熱膨脹而卡死,齒廓之間必須留有間隙,此間隙稱為齒側間隙,簡稱側隙。 齒側間隙的存在會產生齒間沖擊,影響齒輪傳動的平穩性。因此,這個間隙只能很小,通常由齒差來保證。對于齒輪運動設計仍按無齒側間隙(側隙為零)進行設計。
兩個齒輪的嚙合側隙的理論值計算: 一般來講,用齒距(πm)減兩個齒輪的實際齒厚(都是弧長),即可; “嚴格”來講,用節圓齒距減兩個齒輪的實際節圓齒厚,即是。
齒輪裝配齒頂間隙=齒根高—齒頂高 (變位齒輪除外)
齒頂高: ha=ha* m
齒根高: hf=(ha* c*)m
兩齒輪嚙合時,總是一個齒輪的齒頂進入另一個齒輪的齒根,為了防止熱膨脹頂死和具有儲成潤滑油的空間,要求齒根高大于齒頂高。為此引入了齒頂高系數和頂隙系數。
齒頂高系數ha*=ha/m ,
頂隙系數C*=C/m
正常齒:ha*=1; C*=0.25
短齒:ha*=0.8; C*=0.3
模數(m):是指相鄰兩輪齒同側齒廓間的齒距p與圓周率π的比值(m=p/π),以毫米為單位。
分度圓(d):是在端面內計算齒輪幾何尺寸的基準圓。
d=mz
z:齒數
嚙合間隙是在0.30-0.50mm 主要是看接觸區滿意請采納

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及調整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傳動領域,具體涉及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及調整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發動機工作時,很多運動副都是通過齒輪傳遞的。為了使齒輪副正常工作,除了使輪齒齒面有良好的接觸區外,還必須使齒輪之間有合適的嚙合間隙,這是因為齒輪的潤滑以及齒輪能否靈活、無沖擊、無噪音的嚙合運轉,全靠適當的間隙來保證。嚙合間隙過小,則齒面沒有合適的油膜厚度,使齒輪工作面的潤滑和冷卻變壞,工作中發生噪音及熱量,加劇齒輪磨損,甚至輪齒卡死和折斷;嚙合間隙過大,則齒輪齒面會產生沖擊負荷,破壞油膜同樣會加劇齒輪的磨損,傳遞精度下降,造成傳遞不準確,使齒輪使用壽命降低。
[0003]現有調整齒輪嚙合間隙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壓鉛法,即將一定厚度規格的鉛條置于齒輪的輪齒間,檢測鉛條被碾壓部分的厚度;另一種是用千分表法,將表放在輪齒一端,并處于齒輪圓周的切線方向,用手固定主動軸,另一只手旋轉從動齒輪,這時千分表的擺動就是齒輪的嚙合間隙,如果間隙不合適則需要調整。
[0004]壓鉛法和千分表法,都需齒輪裝好固定后才能用,并根據兩種方法檢測出來的數據拆松固定齒輪的零部件,進行調整,需要重復多次的進行拆裝才能達到要求的嚙合間隙,耗時費力,嚴重影響生產節拍。例如在圖1中,共有三個齒輪嚙合,其中第一固定齒輪A和第二固定齒輪C為固定齒輪(即第一固定齒輪A和第二固定齒輪C的轉軸均位置固定),可調齒輪B為可調齒輪(即可調齒輪B的轉軸位置可調),第一固定齒輪A與可調齒輪B之間,可調齒輪B與第二固定齒輪C之間均需要合適的嚙合間隙。現有方法進行間隙調整時,需要先將可調齒輪B也固定,然后用壓鉛法或者千分表法測量一下第一固定齒輪A與可調齒輪B之間的嚙合間隙是否合適,如果不合適,松開可調齒輪B進行調整,調整到位后再將可調齒輪B固定,然后測量一下可調齒輪B與第二固定齒輪C之間的嚙合間隙是否合適,如不合適,再次調整可調齒輪B的位置。而將可調齒輪B與第二固定齒輪C的嚙合間隙調整完成后,很可能可調齒輪B與第一固定齒輪A的嚙合間隙又不再合適。如此反復進行,齒輪傳動中所采用的齒輪數量越多,調整越麻煩,效率和精度越低。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能夠快速、精確地進行齒輪嚙合間隙調整的工具和方法。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包括:連接板、墊板和調節螺釘;所述連接板一端安裝有第一套管,另一端安裝有第二套管,所述調節螺釘穿過所述墊板后徑向旋入所述第二套管。
[0008]優選地,所述連接板兩端開有通孔,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固定在所述通孔內。
[0009]優選地,上述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套管配合的防脫裝置。
[0010]優選地,所述防脫裝置為防脫螺釘。
[0011 ] 優選地,所述連接板為長度可調的連接板。
[0012]一種采用如上所述的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進行齒輪嚙合間隙調整的方法,包括:
[0013]將可調齒輪松開至自由下垂狀態;
[0014]將第一固定齒輪的轉軸插入第一套管;
[0015]將可調齒輪的轉軸插入第二套管;
[0016]將墊板放置在固定平面上;
[0017]將千分表固定,使千分表的測頭接觸可調齒輪的齒并且垂直于該齒的切線方向;
[0018]旋緊調節螺釘使可調齒輪向上運動直至千分表的讀數變化達到可調齒輪與第二固定齒輪之間的嚙合間隙預定值;
[0019]將可調齒輪固定。
[0020]在采用本發明的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時,選取第一套管與第二套管之間的軸間距離,等于第一固定齒輪與可調齒輪嚙合間隙合適時的轉軸軸間距離,將第一固定齒輪的轉軸插入第一套管、將可調齒輪的轉軸插入第二套管就首先保證了第一固定齒輪與可調齒輪的嚙合間隙合適,此時由于可調齒輪仍然處于自由下垂狀態,因此可調齒輪的齒與第二固定齒輪的齒緊密貼合在一起。然后將墊板放置在固定平面上,在旋緊調節螺釘的過程中,調節螺釘會帶動第二套管上行,相應地第二套管帶動可調齒輪上行,直到千分表讀數變化達到預定值,說明第二固定齒輪與可調齒輪的間隙已經達到預定值,而在此過程中由于連接板的限制使得第一固定齒輪與可調齒輪之間的嚙合間隙仍然保持不變,因此固定可調齒輪后就保證了可調齒輪與第一固定齒輪、第二固定齒輪的嚙合間隙同時達到合適的預定值,一次調整就能夠完成,操作效率高且精度高。
[0021]進一步地,采用防脫裝置將第一套管與第一固定齒輪的轉軸固定,能夠保證調整過程中工具不脫落。
[0022]進一步地,采用防脫螺釘,既能夠防止工具脫落,還能夠在第一固定齒輪與可調齒輪之間的嚙合間隙調整過程中,依賴防脫螺釘與第一固定齒輪的轉軸的螺紋連接來自動調整可調齒輪位置,操作方便。
[0023]進一步地,連接板為長度可調的連接板,能夠適應不同的齒輪副的嚙合間隙調整,提高通用性。
【附圖說明】
[0024]接下來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
[0025]圖1是典型的需要調節齒輪嚙合間隙的齒輪副的主視圖;
[0026]圖2是本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的立體圖;
[0027]圖3是本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的主視圖;
[0028]圖4是本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的俯視圖;
[0029]圖5是本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的左視圖;
[0030]圖6是沿圖3中的A-A線的剖視圖;
[0031]圖7是圖6中的第一套管的剖視圖;
[0032]圖8是采用本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進行嚙合間隙調整的立體圖;
[0033]圖9是采用本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進行嚙合間隙調整的主視圖;
[0034]圖10是采用本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配合千分表進行嚙合間隙調整的主視圖;
[0035]圖11是本發明的第二個實施例的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的主視圖。
[0036]圖中標記說明:1、第二套管,2、第一套管,3、連接板,31、第一連接板,32、第二連接板,33、長孔,34、第二緊固螺釘,4、防脫螺釘,5、第一緊固螺釘,6、墊板,7、調節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0037]結合圖2、圖3、圖4、圖5、圖6和圖7,在第一個實施例中,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工具包括連接板3、墊板6和調節螺釘7三部
山東錦工有限公司
地址:山東省章丘市經濟開發區
電話:0531-83825699
傳真:0531-83211205
24小時銷售服務電話:15066131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