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水產養殖增氧機增氧技術視頻講解
如采購羅茨風機,可直接致電15066131928咨詢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增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增氧機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新型增氧機。
背景技術:
增氧機是水產養殖中對魚蝦有救生和助長的設備,現有的機械式增氧機主要有水車式、葉輪式和噴水式三類型,已有的水車增氧機大部份由多個浮體組合,用角鋼焊接成支架,支架下面固定浮船,支架上安裝主機及軸承座;也有用薄壁不銹鋼方管連接,但是不銹鋼方管打孔后,孔部強度大幅度降低而斷裂,所以不銹鋼方管不能太薄,由于不銹鋼價格昂貴,所以制造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作簡單,成型快速、安全可靠的新型增氧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增氧機,包括葉輪、浮體和主機,所述浮體包括一橫部和一縱部,縱部的后端連接在橫部的中部,從而形成T形結構,浮體的縱部上安裝有所述主機,主機具有水平的輸出軸,輸出軸的兩端伸出主機并分別通過聯軸器連接有葉輪組件;葉輪組件包括固定盤和一個以上的葉輪,固定盤的一側與所述聯軸器螺接,另一側與一葉輪連接;所述葉輪的周側可拆卸安裝有若干個葉掌。所述葉輪呈圓臺狀,其上下端面上均成型有卡扣結構,葉輪與葉輪之間卡扣連接。所述葉掌呈鴨掌形或鴨嘴形。所述可拆卸安裝的具體結構是:所述葉輪的周側的均勻布置有導軌,所述葉掌上成型有與所述導軌配合的開口槽,葉掌和葉輪由螺栓緊固。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浮體呈T形,增氧機工作時,浮體及其上的零部件均可以極為穩定的工作,不會有傾倒的風險,主機直接安裝在浮體的縱部,相比傳統的多個浮體通過不銹鋼管拼接成一體的設計,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組裝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葉輪組件由多個葉輪拼接而成,最內側的葉輪與安裝盤卡接,安裝盤通過聯軸器與主機的輸出軸連接,安裝簡便,可根據需要進行對葉輪進行組裝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安全可靠;葉輪周側的葉掌為可拆卸連接,當有葉掌損壞時,只需單獨替換葉掌即可,無需整體替換,節省了維修成本,是維修更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葉輪組件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葉輪組件配合示意圖。圖5為葉掌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示意圖。[0015]圖6為葉掌的第三種實施方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如圖1—6所示,一種新型增氧機,包括葉輪7、浮體和主機I,所述浮體包括一橫部3和一縱部2,縱部2的后端連接在橫部3的中部,從而形成T形結構,浮體的縱部2上安裝有所述主機1,主機I具有水平的輸出軸4,輸出軸4的兩端伸出主機I并分別通過聯軸器5連接有葉輪組件;葉輪組件包括固定盤8和一個以上的葉輪7,固定盤8的一側與所述聯軸器5螺接,另一側與一葉輪7連接;所述葉輪7的周側可拆卸安裝有若干個葉掌6。所述葉輪7呈圓臺狀,其上下端面上均成型有卡扣結構,葉輪與葉輪之間卡扣連接。所述葉掌6呈鴨掌形或鴨嘴形。所述可拆卸安裝的具體結構是:所述葉輪7的周側的均勻布置有導軌71,所述葉掌6上成型有與所述導軌71配合的開口槽61,葉掌和葉輪由螺栓緊固。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增氧機,包括葉輪、浮體和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體包括一橫部和一縱部,縱部的后端連接在橫部的中部,從而形成T形結構,浮體的縱部上安裝有所述主機,主機具有水平的輸出軸,輸出軸的兩端伸出主機并分別通過聯軸器連接有葉輪組件;葉輪組件包括固定盤和一個以上的葉輪,固定盤的一側與所述聯軸器螺接,另一側與一葉輪連接;所述葉輪的周側可拆卸安裝有若干個葉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增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呈圓臺狀,其上下端面上均成型有卡扣結構,葉輪與葉輪之間卡扣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增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葉掌呈鴨掌形或鴨嘴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增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安裝的具體結構是:所述葉輪的周側的均勻布置有導軌,所述葉掌上成型有與所述導軌配合的開口槽,葉掌和葉輪由螺栓緊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增氧機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新型增氧機,包括葉輪、浮體、主機、傳動軸,所述浮體呈T形,浮體的縱部上設置有主機安裝座,主機通過所述主機安裝座與浮體固連為一體,主機內豎直安裝有電機,電機通過減速機構減速輸出動力至水平軸,水平軸的兩端均通過聯軸器連接葉輪組件,增氧機工作時,浮體及其上的零部件均可以極為穩定的工作,不會有傾倒的風險,主機直接安裝在浮體的縱部,相比傳統的多個浮體通過不銹鋼管拼接成一體的設計,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組裝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
文檔編號A01K63/04GKSQ
公開日2020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日
發明者柯建斌 申請人:柯建斌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增氧機。
背景技術:
水產品在養殖中需要氧氣,當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一定值時,魚類等多種水中生物就無法存活。目前大多數水養殖戶會在的水養殖場所上漂浮安裝葉輪增氧機來增加氧氣在水體中的溶解度,以達到魚群或其它水生產品正常生長所需的溶氧度。
現有技術中漂浮的增氧機常采用葉輪旋轉攪拌池水,將大氣中的新鮮空氣溶入水中,從而達到增氧的目的,而增氧機剛開始啟動時,容易運行不穩定甚至發生翻倒的現象,從而使增氧機受到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和運行穩定安全的新型增氧機。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包括具有主軸的翻轉式撥水裝置、設置在翻轉式撥水裝置的軸向兩側的浮體和連接兩個所述浮體的安裝支架,所述翻轉式撥水裝置安裝在所述安裝支架上,所述翻轉式撥水裝置包括若干撥水板,所述主軸的位置處于沿所述浮體長度方向且偏離所述浮體中部的一方,所述安裝支架在偏離所述浮體中部的另一方上設置有配重塊。
由上述方案可見,在本發明中,翻轉式撥水裝置通過翻轉撥水板將水播撒開,使大氣中的新鮮空氣溶入水中,從而達到增氧的目的;將翻轉式撥水裝置安裝在兩個浮體之間,可以保證翻轉式撥水裝置安裝和運行的穩定性;將翻轉式撥水裝置的軸線即重心設置在浮體的一側而不是浮體的中心處,同時在浮體的另一側設計懸浮的配重塊而以杠桿原理使得本發明在啟動時不會發生翻倒現象,從而使得本發明具有運動穩定安全的特點。
進一步地,所述浮體的外型為一邊厚一邊薄的倒梯形形狀,所述浮體在相對所述撥水板向下打入水中的一方設置為薄邊,所述浮體在相對所述撥水板向上從水中撥出的一方設置為厚邊。
由上述方案可見,在本發明中,由于翻轉式撥水裝置采用相對浮體的偏心設計,故而順著翻轉式撥水裝置的翻轉方向而將浮體設計了錐度,另外,設計錐度后待本發明正式啟動時,由于翻轉式撥水裝置的翻轉,浮體將以該錐度所在的錐面為底平面保持平穩漂浮在水面上,保證本發明運行時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進一步地,所述翻轉式撥水裝置包括與所述主軸固定連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圓周陣列設置有若干與所述撥水板一一對應的撥水板安裝桿。
由上述方案可見,在本發明中,撥水板安裝桿以立體圓周陣列的方式分布,均勻設計保證撥水板可以穩定運行。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供所述撥水板安裝桿插入安裝的插孔,所述固定座上還設置有與插入到所述插孔中的所述撥水板安裝桿相配合的第一鎖緊螺絲。
由上述方案可見,在本發明中,撥水板安裝桿可以在插孔中調節插入深度,進而改變撥水板所在的離心位置,故而可以通過撥水板安裝桿的插入深度控制整個翻轉式撥水裝置的翻轉線速度,使得該線速度與水流流速一致,這樣設計可以減少甚至避免撥水板向下打入水內后在水中推動水而做的功,做該部分功需要浪費許多能量。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支架包括設置在所述主軸下方的懸臂梁,所述主軸在所述固定座的兩側上均設置有兩組軸承,四組所述軸承均配合設置有安裝座,其中兩組所述安裝座固定在所述懸臂梁的末端,另外兩組所述安裝座直接固定在所述安裝支架上。
由上述方案可見,在本發明中,由于翻轉式撥水裝置翻轉所以需要設計懸臂梁做避讓,而設計懸臂梁容易使得主軸在運行時發生變形損壞,故而設計了四組軸承分兩邊共同為主軸保駕護航,體現出本發明的運行穩定安全的特點。
進一步地,所述軸承包括設置在其外側面上的止動環,所述安裝座的外側面設置上設置有與所述止動環相配合的的壓塊,所述壓塊上設置有與所述安裝座相配合的第二鎖緊螺絲。
由上述方案可見,在本發明中,軸承外圈的止動環在安裝座和壓塊的雙面夾緊下固定且同時使得軸承的前后均被限位,本發明中的軸承的固定、限位方式和結構比較特殊,可以保證軸承的緊固性和使用安全性。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支架連接兩個所述浮體的連接端僅設置在所述翻轉式撥水裝置相對所述撥水板向上從水中撥出的一方。
由上述方案可見,在本發明中,一般的增氧機將撥水的裝置設計在浮體的中間,然后浮體前后均連接緊固,這樣導致在撥水時水體受到連接浮體的連接件的影響而撞擊在連接件上導致水撥不遠,故而起不到很好的效果;而本發明在撥水的一側未設計任何阻擋物,使得翻轉式撥水裝置可以自由撥水。
進一步地,所述撥水板上設置有若干盛水孔。
由上述方案可見,在本發明中,設計盛水孔用于在撥水時,將成團的水分離分散,再在撥出水后,形成水滴從而使得大氣中的新鮮空氣更多地溶入水中,從而達到增氧的目的。
進一步地,兩個所述浮體對稱設置,所述配重塊位于兩個所述浮體的中線上。
進一步地,所述懸臂梁上安裝有與所述主軸相配合的電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分結構的放大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去掉撥水板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模擬實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是:本發明包括具有主軸1的翻轉式撥水裝置2、設置在翻轉式撥水裝置2的軸向兩側的浮體3和連接兩個所述浮體3的安裝支架4,所述翻轉式撥水裝置2安裝在所述安裝支架4上,所述翻轉式撥水裝置2包括若干撥水板5,所述主軸1的位置處于沿所述浮體3長度方向且偏離所述浮體3中部的一方,所述安裝支架4在偏離所述浮體3中部的另一方上設置有配重塊6。翻轉式撥水裝置2通過翻轉撥水板5將水播撒開,使大氣中的新鮮空氣溶入水中,從而達到增氧的目的;將翻轉式撥水裝置2安裝在兩個浮體3之間,可以保證翻轉式撥水裝置2安裝和運行的穩定性;將翻轉式撥水裝置2的軸線即重心設置在浮體3的一側而不是浮體3的中心處,同時在浮體3的另一側設計懸浮的配重塊6而以杠桿原理使得本發明在啟動時不會發生翻倒現象,從而使得本發明具有運動穩定安全的特點。
值得一提的是,當翻轉式撥水裝置2的撥水板5向下打入水中的方向與配重塊6的安裝方向為同一方向時,配重塊6選擇浮力較強的材料制作,使得配重塊6不被輕易壓入水中;當翻轉式撥水裝置2的撥水板5向下打入水中的方向與配重塊6的安裝方向為相反方向時,配重塊6選擇重量較大的材料制作,使得配重塊6不被輕易抬起。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選擇了前者。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浮體3的外型為一邊厚一邊薄的倒梯形形狀,所述浮體3在相對所述撥水板5向下打入水中的一方設置為薄邊,所述浮體3在相對所述撥水板5向上從水中撥出的一方設置為厚邊。由于翻轉式撥水裝置2采用相對浮體3的偏心設計,故而順著翻轉式撥水裝置2的翻轉方向而將浮體3設計了錐度,另外,設計錐度后待本發明正式啟動時,由于翻轉式撥水裝置2的翻轉,浮體3將以該錐度所在的錐面為底平面保持平穩漂浮在水面上,保證本發明運行時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翻轉式撥水裝置2包括與所述主軸1固定連接的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上圓周陣列設置有若干與所述撥水板5一一對應的撥水板安裝桿8。撥水板安裝桿8以立體圓周陣列的方式分布,均勻設計保證撥水板5可以穩定運行。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座7上設置有供所述撥水板安裝桿8插入安裝的插孔,所述固定座7上還設置有與插入到所述插孔中的所述撥水板安裝桿8相配合的第一鎖緊螺絲9。撥水板安裝桿8可以在插孔中調節插入深度,進而改變撥水板5所在的離心位置,故而可以通過撥水板安裝桿8的插入深度控制整個翻轉式撥水裝置2的翻轉線速度,使得該線速度與水流流速一致,這樣設計可以減少甚至避免撥水板5向下打入水內后在水中推動水而做的功,做該部分功需要浪費許多能量。而撥水板5向下打入水內后繼續翻轉時,各個位置所對應的相對水流流速可以通過實驗測得,該實驗如圖4所示,翻轉式撥水裝置2下方設置一個儲滿水的半圓形槽18用于模擬水中環境,所述半圓形槽18在0度至90度處均勻并沿表面以之字形的方式分布出水孔19,出水孔19連接至外部水管20,水管20連接至外部水箱21,水箱21持續加水,多了便溢出,水箱21的上限位與半圓形槽18的頂部同水平面從而保證水管20中水壓時刻相同,測試各位置的水速時,僅留一個待測試的出水孔19,并將其它所有的出水孔19堵住,模擬實驗時再水管20上接入流速儀22便可測得各個位置的水速后,再反向通過調節撥水板5的安裝位置的離心距離和主軸1的轉速即可完美使得翻轉式撥水裝置2的運行線速度與水流速度時刻保持一致。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支架4包括設置在所述主軸1下方的懸臂梁10,所述主軸1在所述固定座7的兩側上均設置有兩組軸承11,四組所述軸承11均配合設置有安裝座12,其中兩組所述安裝座12固定在所述懸臂梁10的末端,另外兩組所述安裝座12直接固定在所述安裝支架4上。由于翻轉式撥水裝置2翻轉所以需要設計懸臂梁10做避讓,而設計懸臂梁10容易使得主軸1在運行時發生變形損壞,故而設計了四組軸承11分兩邊共同為主軸1保駕護航,體現出本發明的運行穩定安全的特點。軸承11的上端均設計有保護蓋111。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軸承11包括設置在其外側面上的止動環13,所述安裝座12的外側面設置上設置有與所述止動環13相配合的的壓塊14,所述壓塊14上設置有與所述安裝座12相配合的第二鎖緊螺絲15。軸承11外圈的止動環13在安裝座12和壓塊14的雙面夾緊下固定且同時使得軸承11的前后均被限位,本發明中的軸承11的固定、限位方式和結構比較特殊,可以保證軸承11的緊固性和使用安全性。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支架4連接兩個所述浮體3的連接端僅設置在所述翻轉式撥水裝置2相對所述撥水板5向上從水中撥出的一方。一般的增氧機將撥水的裝置設計在浮體3的中間,然后浮體3前后均連接緊固,這樣導致在撥水時水體受到連接浮體3的連接件的影響而撞擊在連接件上導致水撥不遠,故而起不到很好的效果;而本發明在撥水的一側未設計任何阻擋物,使得翻轉式撥水裝置2可以自由撥水。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撥水板5上設置有若干盛水孔16。設計盛水孔16用于在撥水時,將成團的水分離分散,再在撥出水后,形成水滴從而使得大氣中的新鮮空氣更多地溶入水中,從而達到增氧的目的。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兩個所述浮體3對稱設置,所述配重塊6位于兩個所述浮體3的中線上。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懸臂梁10上安裝有與所述主軸1相配合的電機17。
本發明可用于水養殖設備的技術領域。

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更多高性能、低成本的農機設備被發明和使用。近期在江蘇省江陰市某公司就發明并生產了的移動式微孔曝氣增氧機,不僅增氧效率高、成本低,市場上該增氧機價格也并不比傳統增氧機高。
微孔曝氣增氧機通過電能轉化為動能,將氣體增壓后通過管道釋放到深層水體,一次增加水中含氧量。因此,用戶可以根據魚塘大小來選擇氣盤大小和安裝管道數量,是一種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個性定制的增氧機,能滿足不同養殖規模用戶的需求。據悉,目前市場上該微孔曝氣增氧機價格為6000元左右,與傳統增氧機價格相差不大,但是在使用成本和增氧性能上卻要比普通增氧機好的多。
此款增氧機的出現,在同樣的增氧機價格下為養殖戶提供了更高效的產品,相信在未來市場上,此款移動式微孔曝氣增氧機將會被更多的人所認可和接受。
推薦文章:
苗木市場騙局 西府海棠也會水土不服
干香菇價格走好 返鄉青年創業致富
大葉梔子花應用范圍廣 經濟效益顯著
張家界慈利縣完善竹鼠養殖產業鏈
硝酸鉀價格下調可提高市場成交量

新型魚塘增氧機就是將充足的含氧空氣壓入水底,在水底充分微孔曝氣增氧后,增加水體底層沉積的肥泥、有機排泄物、剩余變質的餌料等難解有機物進行分解所需要的氧氣,使難以分解的有機物轉化為微生物溶解、分解的有機物,可使水體自我凈化功能得以恢復;該種風機具有增氧速度快、增氧效率高,能有效地快速處置魚池缺氧而惹起的魚類浮頭和死亡現象,是科學養魚,增加養殖密度,提高養殖單位面積產量不可少的養殖設備。
增氧氣風機的特點
1.高效容氧:由于超微細孔曝氣產生的氣泡,在水體中與水的接觸面極大,上浮流速低,接觸時間長,因而氧的傳質效率極高。
2.活化水體:微孔曝氣增氧裝置,猶如將水體變成億條緩緩流動的河流,充足的溶氧使水體能夠建立起自然的生態系統,讓水活起來。
3.恢復水體自我凈化功能:微孔曝氣增氧是水底增氧,而其它增氧是表面增氧,而養殖水體主要是水底缺氧,水體底層沉積的肥泥,有機排泄物,剩余變質的飼料等難解的有機物,會消耗大量的氧,而充足的微孔曝氣增氧,使其轉化為微生物溶解分解的有機物,使水體自我凈化功能得以恢復。
4.超低能耗:由于采用微孔曝氣增氧設備,氧的傳質效率極高,使單位水體溶氧迅速達到4.5mg/L左右,不到水車或葉輪增氧的四分之一能耗,可以大大節約養殖戶的電費成本。
5.實現生態養殖,保障養殖效益:持續不斷的微孔增氧為水體提供了充足的溶氧,水體自我凈化能力得以恢復提升,菌相、藻相自然平衡,構建起水體的自然生態,養殖種群的生存能力穩定提高,充分保障養殖效益。
6.安全性,環保性: 微孔曝氣增氧裝置安裝在岸上,安全性能好,不會給水體帶來任何污染,其他增氧方式是在水中工作,容易漏電對人體和魚蝦有潛在危害。
7.維護方便: 本產品輕便、耐用,維護簡單方便。
* 水體溶解氧是好氧水生生物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水體溶氧多少,對水質、水產養殖業非常重要。有人測算,因缺氧而死亡的魚類占總死亡數的60%,草魚在5.5毫克/升溶氧的水體生長比2.7毫克/升增肉率提高9.88倍,飼料系數降低5.5倍。
增氧機的主要性能指標規定為增氧能力和動力效率。增氧能力系指一臺增氧機每小時對水體增加的氧量,單位為公斤/小時;動力效率指一臺增氧機消耗1度電對水的增氧量,單位是公斤/千瓦時。如1.5千瓦水車增氧機,動力效率為1.7公斤/千瓦時,表示該機耗1度電,能向水體增加1.7公斤氧。
雖然增氧機在水產養殖生產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但仍有些漁業從業者還不了解它的工作原理、類型和功能,在實際操作中表現為盲目和隨意性。在這里有必要先弄懂它的工作原理,這樣在實踐中才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眾所周知,使用增氧機的目的是向水體增加溶氧,這涉及到氧氣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問題。溶解度包括水溫、水的含鹽量、氧分壓3個因素;溶解速率包括溶氧的不飽和程度、水—氣的接觸面積和方式、水的運動狀況3個因素。其中水溫和水的含鹽量是水體的一種穩定狀況,一般不可改變,溶氧的不飽和程度是我們要改變的因素,也是水體當前存在的一種狀況。所以要實現向水體增氧必須直接或間接地改變氧分壓、水一氣的接觸面積和方式、水的運動狀況3個因素。針對這種情況,設計增氧機時所采取的措施有:
1)利用機械部件攪動水體,促進對流交換和界面更新;
2)把水分散為細小霧滴,噴入氣相,增加水一氣的接觸面積;
3)通過負壓吸氣,令氣體分散為微氣泡,壓入水中。
各種不同類型的增氧機都是根據這些原理設計制造的,它們或者采取一種促進氧氣溶解的措施,或者采取兩種及兩種以上措施。
科學養魚的今天,許多養魚戶使用池塘增氧機缺乏科學性,直接影響增氧機的使用效果。合理使用增氧機可有效增加池水中的溶氧量,加速池塘水體物質循環,消除有害物質,促進浮游生物繁殖。同時可以預防和減輕魚類浮頭,防止泛池以及改善池塘水質條件,增加魚類攝食量及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所以在這里說明一下正確使用增氧機需注意的事項。
新型魚塘增氧機
1.如何確定類型
確定裝載負荷一般考慮水深、面積和池形。長方形池以水車式,正方形或圓形池以葉輪式為好;葉輪式增氧機每千瓦動力基本能滿足3.8畝水面成魚池塘的增氧需要,4.5畝以上的魚池應考慮裝配兩臺以上的增氧機。
2.安裝位置
增氧機應安裝于池塘中央或偏上風的位置。一般距離池堤5 m以上,并用插桿或拋錨固定。安裝葉輪式增氧機時應保證增氧機在工作時產生的水流不會將池底淤泥攪起。另外,安裝時要注意安全用電,做好安全使用保護措施,并經常檢查維修。
3.開機和運行時間
增氧機一定要在安全的情況下運行,并結合池塘中魚的放養密度、生長季節、池塘的水質條件、天氣變化情況、和增氧機的工作原理、主要作用、增氧性能、增氧機負荷等因素來確定運行時間,做到起作用而不浪費[5]。正確掌握開機的時間,需做到“六開三不開”。即,“六開”:1)晴天時午后開機;2)陰天時次日清晨開機;3)陰雨連綿時半夜開機;4)下暴雨時上半夜開機;5)溫差大時及時開機[7];6)特殊情況下隨時開機。“三不開”:1)早上日出后不開機;2)傍晚不開機;3)陰雨天白天不開機。
在出現天氣突變或由于水肥魚多等原因引起魚類浮頭時,可靈活掌握開機時間,防止浮頭或泛塘發生。
4.定期檢修
為了安全作業,必須定期對增氧機進行檢修。電動機、減速箱、葉輪、浮子都要檢修,對已受到水淋浸蝕的接線盒,應及時更換,同時檢修后的各部件應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需要時再裝成整機使用。
山東錦工有限公司
地址:山東省章丘市經濟開發區
電話:0531-83825699
傳真:0531-83211205
24小時銷售服務電話:15066131928
